Page 22 - 《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定稿文件
P. 22

一样薄,一条 LNG船上的手工焊缝长达 13千米,一个针眼大小的漏
                     点,都有可能带来致命后果。张冬伟的焊接技术不但质量百分之百有

                     保障,外观上也完美无缺。
                         高级技师宁允展:他是 CRH380A的首席研磨师,是中国第一位从

                     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鼻祖”。从事
                     该工序的工人全国不超过 10人。他研磨的转向架装上了 644列高速

                     动车组,奔驰 8.8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 22000圈。
                         焊工高凤林:35年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

                     “心脏”的人。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他焊接的发动机的推动

                     下顺利飞入太空,其中就有送嫦娥卫星去月球的长征三号甲系列火
                     箭。0.08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记录。

                         研究员顾秋亮: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
                     要求达到了“丝”级,在中国,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顾秋亮。成功

                     把“蛟龙”送入海底后,他的新挑战是组装中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制造
                     的 4500米载人潜水器。

                         这些工匠精神的感人故事和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工

                     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
                     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















                                                    10
                                                  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