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中国好课堂》正文PDF
P. 22

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敢于突破以往课程改革中的诸多禁区,如“个
                 性发展”“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内容,在各地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中

                 都占有重要地位。
                     第八次课程改革(1996年至今)。20世纪 90年代以来,我国提出并

                 开始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有别于应试教育的课程。为了全面实
                 施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解决前七次课程改革遗留的课程问题,为了顺应
                 世界课改的潮流,我国又开始了一场广泛、全面、深入、持久的课程系统

                 改革。
                     2001年 2月,国务院批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遵循“先实践,后推广”的原则,新课
                 程于 2001年 9月在全国 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实验。2002年秋季,

                 实验进一步扩大到 330个市、县。2004年秋季,在对实验区工作进行全
                 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到 2005年,

                 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这次改革不是对课程内
                 容的简单调整,不是新旧教材的替换,而是一次以课程为核心的波及整个
                 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系统改革,是一场课程文化的革新,是教育观念与

                 价值的转变,涉及课程的理念、目标、方法、管理、评价等方面。这场改革
                 仍在继续,成败与否有待实践的检验。


                     四、课堂改革的启示


                     课堂怎么改,改了什么?课堂怎么变,变了什么?从洋思中学、东庐
                 中学到杜郎口中学,又到后来许多学校的探索实践,我们进行了系统地梳

                 理、分析后,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以学为主的基本理念
                     课堂教学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





                                                  12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