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中国好课堂》正文PDF
P. 18

“美国版”课堂教学模式引进来以后,我国的课堂教学开始出现新的
                 变化。这个时期,一批批精英从美国陆续学成归来。如杜威的亲传弟子

                 陶行知、陈鹤琴等学者,带来了他们的教育理论,在仅有 20年历史的中国
                 学校教育中,掀起了一种新的课堂形态———“美国版”课堂。引导学生在

                 “做中学”,甚至在“玩中学”,放手让孩子独立思考,实际操作,讨论问题,
                 探究结果,从中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分享创造知识的方法……确实让人

                 耳目一新。此时,杜威也来华访问,据说做过 26场演讲。人们开始接受
                 了他的思想,认识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

                     “先生讲,学生听”开始转向“先生教,学生学”。仅仅两字之差,课堂
                 教学却从此变得生动、活泼了许多。显然,“美国版”的课堂教学模式更

                 能适应学生的学习,更能满足学生的心理。后来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之
                 所以能够涌现出一大批世界级的科学家,与此次课堂教学改革不无关系。

                     当然,“美国版”的课堂教学同样存在缺憾:过分“放任”导致的课堂
                 秩序失控、目标达成受阻,就是今天在他们本国也并不鲜见。但是,这颗

                 激发兴趣、引发创造的“种子”,在我国的课堂里已经萌发出新芽来了。
                     “苏联版”课堂

                     “苏联版”课堂始于 20世纪 50年代。1950年,在全面学习苏联的大
                 背景下,杜威的教育理论受到严肃批判。同时,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                                    ①

                 的教育理论成为唯一“选项”。于是,中国就出现了新的课堂形态———
                 “苏联版”课堂。

                     凯洛夫对于课堂教学的影响,主要是“五步教学法”和“谈话法”。所
                 谓“五步教学法”,其实是一种课堂教学的操作流程,由组织教学、复习旧



                    ①   伊·安·凯洛夫(N.A.Kaiipob,1893—1978),苏联著名教育家,四五十年代苏维
                 埃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主编的《教育学》一书曾对我国产生过很大影响。



                                                  8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