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挖掘学生潜能》正文PDF
P. 17
品。几个小伙伴又哭又闹地乞求,没有一个人达到目的,唯有
他成功了。他是这样做的:他回到家中,没有缠闹大人,而是趁
母亲经过房间时,对着去世父亲的灵位说:“爸爸,如果您在就
好了,那我就一定会有一辆自行车的。”
母亲听到后,一句话也没有说。第二天,男孩如愿地得到
一辆自行车。哥哥姐姐们看到后非常艳羡和妒忌,怪怨母亲不
公平,母亲居然花钱为他买一辆自行车,纷纷责怪他。几天之
后,母亲让他去代母亲领工资。那是他第一次替母亲领工资,
接过母亲四十元的工资时,他惊呆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费,还
有他们姐弟的学费全指着这四十元钱啊!可是自己却让母亲
给他买了一辆价值不菲的自行车,他顿时为自己的虚荣和不懂
事羞愧难当。事后,他了解到母亲是故意让他去领工资的,是
想让他知道为满足虚荣心而买自行车所花的钱对这个家庭意
味着什么。于是,他将自行车卖掉,把钱如数交给了母亲。
日后,在谈到这段经历时,他说那四十元钱对他的刺激远
远比母亲的打骂更强烈。这件事不仅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还让他懂得要为这个贫穷的家庭去打拼的责任。几年后,他主
演了电影《少林寺》并一举成名。他就是著名影星李连杰。
在这个故事中,李连杰无疑是很聪明的,相比其他孩子,他没有软
磨硬泡母亲去给他买自行车,而是只说了一句足以刺伤母亲的话就达
到了目的。母亲没有让儿子失望,也没有讲什么大道理让儿子明白一
5